看來看去,覺得這篇文章不是中肯且切中要點,卻找不著原文連結,只好暫且留存在此
長期參與基測作文閱卷工作的 吳岱穎老師,詳細分享他的實務經驗。說實在許多家長對作文評閱標準的批評,都只是想當然爾的胡亂猜測。幾位文壇名家從文學創作角度切入,也離題太遠。六個級分的分野其實是很清楚,更有檢核機制把關。
以下是吳岱穎老師的文章
身為長期參與基測作文評閱工作的老師,我必須說,平路女士其實不清楚寫作測驗評閱的規則,也不明白心測中心在這項工作上所做的努力,以及其取得的成就。一個受過完整作文評閱訓練的閱卷老師,基本上可以在極短暫的時間之內辨識國中學生經由作品呈現的寫作能力,足以判斷作品所屬的級分。各級分之間有明確的區分標準,並不是像社會大眾以及某些有心人士所說的,僅僅取決於評閱老師的「主觀判斷」。寫作測驗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排除這些所謂的「主觀判斷」,讓作文的評閱能夠歸於客觀。過於主觀的老師並無法通過每年舉辦的評閱訓練,而評閱標準不一致的老師,在電腦閱卷的過程中,也會因為無法通過隨機置入的檢核機制(我都說那是「放蛇」),而遭到核心閱卷老師的約談,藉由溝通重新回復評分標準。因此相對於大考閱卷,基測作文閱卷工作可以說是相當嚴謹的。
至於這次國中會考作文之所以造成這麼大的爭議,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由於實施十二年國教必須進行超額比序,而作文被用作學科測驗成績之外最重要的比序項目,所帶來的影響。但請各位想一想,如果不是以作文進行比序,而以在校成績,甚至是以國中時期的科展、公共服務、特殊競賽加分作為比序項目,發生弊端的可能將會大幅增加,甚至會因為城鄉差異、家庭經濟背景等等因素影響,產生更大的爭議與不公。如此,則寫作測驗承擔社會大眾對十二年國教不滿的壓力,也頗有不得不然的無奈了。
但我想針對平路女士文中所持的一個論點進行申辯。平路女士認為:
「學生在考場看到這個作文題,我猜,沒人敢在其中放言高論,譬如說,沒人敢放膽列出『抗拒權威』、『懷疑體制』、『不輕易妥協』、甚至『參與公民運動』作為『未來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太危險了,摸不清閱卷老師的看法,等於暴露心裡的祕密。」
她說對了一部分,也說錯了一部份。對的是學生確實沒人敢在其中放言高論,錯的是閱卷老師很歡迎各式各樣的意見,並不會因此就把六級分的文章打成五級分。問題出在國中學生沒有能力處理這些議題,即使寫了出來,也會因為不關心時事,不曾深思自我或群體的未來,寫得更加空洞。試著觀察身邊的國中生吧!問問他們想不想反抗權威,應該有很多人是想的吧!但再問問他們所認定的權威是甚麼?權威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又是甚麼?而他們又要如何反抗權威?這些問題會得到怎樣的答案,我想,結果不言自明。至於「參與公民運動」這個熱門話題,對大學生而言都不見得能寫得好,要國中生寫出這個主題,豈不更令他們自曝其短?
當我說出「自曝其短」的時候,其實就點出了問題真正的關鍵。國中學生之所以會寫出所謂的「八股文章」,乃是由於其生活經驗貧乏,兼之以閱讀量少,導致思想淺薄,因此只好模仿一般的勵志文章,寫成這種八股模樣。在進行論述的時候,這個缺點便暴露無遺。過去基測命題盡量以記敘抒情為主,就是考慮到國中生的普遍狀態,希望能夠避免學生陷入無話可說的窘境。但隨著基測進行時間越久,題型必須要有所開展,加入了議論的元素之後,這個問題便無可避免地揭露出來了。
平心而論,這次心測中心公布的三篇六級分的文章,其所展現的寫作能力,確實已經達到了六級分的標準。社會大眾對之謾罵無休,對孩子而言十分不公平。我希望大家能夠回到問題的起點,持續推動閱讀,鼓勵思索。家長也應該多與孩子對話,就社會時事議題與孩子討論,而不是只把眼光盯著課本的知識或考試的成績。寫作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必須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與培養,才能有所增進。至於那些只因為孩子作文只得到五級分,便對寫作測驗與心測中心呶呶不休的家長,想想自己國中時代能寫出怎樣的文章吧!想想自己關心的究竟是孩子的一生的教育,還是他們升學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