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顯學,飲食也
《韓非子.顯學》開頭便說道:「世之顯學,儒、墨也。」在資訊如此爆炸的時代,還有什麼學問可被稱作「顯學」嗎?
似乎是有的,簡媜在2008年出版的《吃朋友》一書序中如此說道:「最初的構想大約在四、五年前產生。那時,飲食已鬧烘烘成為這社會的顯學,而且幾乎是唯一顯學。」往回推五年──即2003年前後──韓良憶《青春食堂》(2002年,皇冠出版)、韓良露《食在有意思》(2003年,麥田出版)、徐國能《第九味》(2003年,聯合文學)等書皆於此時間點出版。於此同時,焦桐且大有為飲食文學「扶正」的意味,編選了兩冊的《台灣飲食文選》(2003年,二魚文化),為之戴上嚴肅文學的光環;據此看來,飲食確實已儼然成為作家們關注的文學題材。
飲食成為台灣現代文壇及文化界的「顯學」,應可溯源至逯耀東於1991年在台大歷史系開授「中國飲食史」,飲食大步走入學術殿堂,從僅供「果腹」的實用性質,被提升至文化層次。此外,逯耀東亦有《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2001年,東大圖書)、《寒夜客來》(2005年,北京三聯)等文學著作問世,是台灣飲食文化的開拓者,亦是台灣飲食文學的先鋒。
自逯耀東的《肚大能容》始──比簡媜點出的2003年更早了2年──便掀起了一股飲食文學出版的熱潮,且延燒至今。除了上段提到的作品,與《吃朋友》差不多時間出版的,有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2007年,皇冠文化)、《窮中談吃》(2008年,聯合文學),焦桐《2007台灣飲食文學選》、《台灣味道三部曲》(2009年,二魚文化)、《暴食江湖》(2009年,二魚文化),再來則有劉克襄另闢新路數的《男人菜市場》(2012年,遠流文化)。觀察以上飲食書籍的出版進程,台灣飲食書寫先是在逯耀東的論述中被精緻化,並成為中國文化的載體之一,接著逐漸走向台灣──甚至是單一城市──的在地化,且有時可以更濃縮為台灣當代寫作主體的個人生命史及價值觀的展現。《窮中談吃》以「窮」的生命境遇貫串「吃」的主題,《吃朋友》則以一場宴饗換一個生命故事,《男人菜市場》更進一步走進台灣民間文化的核心,走進市場中各個真實生命的故事中。
劉克襄走入市場,與攤販更近距離接觸,也更往前理解成為料理前的食材,也更為生活化,而宇文正《庖廚時光》(2014年,遠流出版)、米果《一個人的粗茶淡飯》(2015年,啟動文化)則是在近兩年的食安風暴中,從街頭走回廚房,為愛子、自己洗手做羹湯,更彷若從「文化」的高度中,重回自我個人的生活之中。這樣的出版動向,除了與社會脈動有關,也與或許是飲食慢慢要從「顯學」的風潮中,回歸其真實原貌,即與「生命」最不可分割的連結。「吃」是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共同點,沒有人可以不吃不喝地活著,從此點出發,不論作者、出版者、讀者,都可以再更為深刻地了解飲食的種種面相,並思索飲食與自我、與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